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生命教育的起源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一詞緣起於1979年澳洲成立Life Education Center。其成立目的在防止青少年的藥物濫用,暴力與愛滋病的發生。在教育中,因為過度重視智能發展,以致忽略學生的生、心理其他方面的需求,以致到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成績不好,對自我的認識失去平衡,否定自我生命價值。結果青少年自殺,社會暴力等不斷上升。

校園中倡導人文與倫理教育及品格教育,期待能彌補智育教育的不足。但這些外塑的行為規範,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該怎樣做,但是做不到;他們的內在生命沒有動力與真實的能力,所以無法實踐這些規範。結果,高知識水平及道德教育還是沒有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積極快樂的學生;所做的只是讓學生有生計與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素質,卻對學生的生命毫無助益(圖一)。














     
(圖一)

生命:人生價值觀              
生活:品格與倫理               
生計:知識與技能


需求層次
人本心理學家Abraham H. Maslow提出人的需求階層理論:
1. 生理需求
2. 安全需求
3. 愛的需求
4. 尊重的需求
5. 自我實現
6. 認知與理解的需求
7. 審美的需求

這些需求有相對上價值高低的差別;低層次需求如果沒有被滿足,高層次需求便不會產生;低層次需求被滿足之後,高層次需求便會接著出現,成為推動行為的動機;而高層次需求的滿足也會取代或是減少對低級需求的需要程度。

也訧是說,一個衣食缺乏,甚至會擔心生活安全的孩子,他可能為了求得溫飽去偷竊、去搶劫,甚至傷害別人,卻不覺得羞恥,因為他在生理及安全上的需求大過於他對自尊的需求,更別提還要去顧及別人;而一個沒有愛、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只會將認知上的表現當作是獲得尊重或是隸屬感的工具。低成就的學生得不到愛與尊重,更失去了求知的慾望,結果更加被歧視。

而資優的學生能用智識上的成就換取心理的滿足,用課業成就來換得別人對他的注意與關心,用外在成就肯定自我,建立自我價值,但是他們隨時都害怕只要有一次表現不好,就不再受矚目。於是,不管是資優的學生或是學習成就平庸的學生,只要沒有先得著愛與尊重的滿足,學習與求知的背後只剩下虛空,遇到挫折就可能會做很多自我毀滅的事情,因為對他們來說,自我並不值得存在,未來是不具意義的。

但是,反過來說,一個充分被關愛、被尊重,甚至能尊重自己的孩子,即使衣食不是那麼豐富,他仍有求知與自我實現的動力,對未來懷抱著希望。因此,我們必須深切的體認,要學生能夠在知識與能力上有所成長,必須先滿足他們在人格成長上的基本需求,幫助他們感受自我生命的價值,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提供他們在知識上的需要。







*    審美的需求    

* 認知與理解的需求

* 自我實現,尊重的需求

* 愛的需求
* 安合需求
* 生理需求




                                  (圖二)


澳門耶路撒冷之城
Website: coj-macau.com   E-Mail:coj@macau.ctm.net
Tel:853-28529277       Add: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
以愛建家,以德興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